網路上的免責聲明無所不在。不管弄什麼常常都要勾選同意規範或合約等通稱 Terms and Conditions(T&C)的文件才能繼續。而且已經到了一個無所不在氾濫的程度。

舉例來說,假設在網路買一個產品,然後出貨了,廠商給你一個追蹤貨物概況的查詢碼(tracking number)。到 UPS 網站上輸入那串碼查詢前,還要打個勾表示同意 T&C 才能繼續(雖然我從沒真的讀過 UPS 的 T&C)。最近比較人性一點,寫按下貨況查詢的 Submit 按鈕表示你同意 T&C。

到產品的原廠網站下載驅動程式也是,尤其是美商公司。如果你自己重灌電腦到過 intel.com 下載東西,應該會知道,要下載前要經過好幾頁,其中就要你選 I AGREE 或 I DON'T AGREE。當然要選前者才能進到下載頁。這方面是各家不同,不過一般來說規模越大的廠商越會去重視這個。

這些廠商經由這些步驟當然是為了可能產生的法律責任先做避險的動作,不過老實說真的有夠麻煩。下載的程式還要滑鼠捲捲捲,然後打勾再按繼續。有些網站更酷,沒把網頁內嵌視窗的內容捲到最底端(表示沒看過,問題是捲了還是不代表看過),還不讓你繼續到下一頁去。

另外美國廠商比較喜歡加上這個步驟的主因,大概就是以前提過的,美國是個讓律師很有舞台發揮的國家有關。可能是很容易動不動就被告,所以不管有效沒效,預防針是一定要打的,有打有保庇。

不過後來又看到一些算是衍生出來的免責聲明,就有點啼笑皆非了。如果你到過一些購物網站,進到一些成人專用的賣場,你會發現網站會要你按個按鈕確認你已經滿十八歲了才能繼續。(下圖截自P購)

同樣的情形在情色網站也很常見。我不知道這個用意是什麼,假設今天有個青少年,在本身就是特地要去網路看這些十八禁內容的情況下,他一定會按已滿十八歲的按鈕,那這個按鈕有什麼用?只是讓真的滿十八歲的人多個麻煩而已。或許在產生法律糾紛時,這樣可以說明業者已有告知的行動,但是光是告知而沒有把關,法律責任還是有吧。所以這樣到底有何用處?好玩的是,這類型的常見於東方國家(如台灣),美國反而比較少見。

另外還有一個最弔詭的是。如果上網看到一些盜版內容下載。這些分享者,常也會提出免責聲明:

看這個免責聲明,還真的是有點掩耳盜鈴,根本是多此一舉。今天 IFPI 贓到你,不會因為你的免責聲明就放你一馬。

最後我也要來個免責聲明,看到本篇後讓你想上色情網站或是上盜版網站抓東西,跟本人完全沒有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